9月20日,2025年漯河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暨宣讲展演活动在西城区万达广场盛大举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本地高校代表,携师生原创成果深度参与,院长薛存心及科研处、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负责同志亲临现场助力,通过“静态文创展+动态社科宣讲”的创新形式,全方位展现我校文化传承与育人成果,为社科普及活动注入高校活力。
文创静态展:让地域文化“可触可感”
活动现场,我校艺术学院以“文化点亮城市·设计赋能产业”为核心,打造了一场地域文化浓郁的文创静态展。展品聚焦漯河“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食品文化”四大特色资源,将厚重历史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每一件均为师生原创,既是文化载体,更是社科知识的 “可视化表达”。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驻足展区,听取我校文创作品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及产业转化思路。“我们希望通过‘可视、可触、可感’的作品,让抽象的地域文化变成群众能看懂、喜欢看的内容。”艺术学院院长彭芳表示,此次参展不仅是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成效的体现,更是师生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课堂。当天,文创展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成为活动现场的“文化亮点”。
动态宣讲:以“辣味哲学”解码城市发展
在社科宣讲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亦佳以《漯河:以“一日三辣”书写辣味答卷》为题,开展了一场生动鲜活的宣讲。她以漯河人熟悉的“味觉记忆”为切入点,用“清晨胡辣汤的民生温度、正午烩面的产业活力、夜晚辣条的创新激情”,串联起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阐释民生、产业与创新的深层关联。接地气的表达、鲜活的本土案例,让现场听众深刻理解了漯河发展背后的“辣味哲学”,也展现了我校思政教育“扎根地方、服务群众”的特色。
三维融合:创新模式践行高校育人使命
此次参与社科普及周活动,我校创新采用“静态展览+动态宣讲”“专业实践+思政教育”“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的三维融合模式,既丰富了社科普及形式,也为学校育人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据了解,活动当天,万达广场人流量超2.5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万人次,我校的参展内容成为众多市民和网友关注的焦点。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存心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社科普及周为契机,持续深化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互动,让师生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提升专业能力、厚植家国情怀。未来,学校还将举办更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社科普及活动,为推动社科知识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助力漯河“加快建设文旅强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贡献高校力量。